手机:相总 156-536-56701
手机:李总 150-636-55678
电话:400-627-1186
华体汇app下载注册
时间: 2024-02-20 23:57:34 | 作者: 仿铜拉丝铝单板
摘 要:苗族银饰是黔东南地区少数民族重要的民间手工艺之一,具有较高的经济和艺术价值。随机械生产与地方旅游的崛起,传统银饰的制作逐渐式微。文章从设计的视角出发,运用实例分析和设计研究的方法,旨在探讨苗族银饰的传承创新和保护,主张采取以现代设计为核心将传统首饰与现代时尚相结合、构建成熟的苗族银饰品牌和发展特色苗族银饰文化创意产业三种不同的策略,确保并促进苗族银饰文化的创造力与可持续发展,为黔东南苗族特色银饰的文化传承助力。
苗族是具有悠久历史的民族,多分布于贵州、云南、湖南、重庆、广西等地区,支系繁杂,人口众多,共同形成了璀璨的苗族文化。作为民族文化的载体之一,苗族银饰在黔东南地区的苗族人民生活中占有非常特别的地位,其真实地反映出了当地苗族的民风民俗与审美情趣,是民族特征的重要展现。伴随着时代的发展和多元文化的交融,乘着旅游业和互联网兴起所带来的东风,黔东南苗族银饰得到了进一步的开发。但由于过度机械化、商业化等带来的种种弊端也导致苗族银饰的设计创新陷入了各式各样的困境。传统苗族银饰也因为现代审美观念的转变和传承的障碍而不断衰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最重要的就是革新,要适应当下的现代生活,而不是上一代人做的是什么,下一代人就原封不动地照搬下来。如《周易》中所言:“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1]。基于此,文章从设计学的角度寻求让黔东南苗族银饰重获生机的创新发展之路。通过文章的研究,让传统苗族银饰设计在满足现代年轻消费者的认知偏好和审美基础上,构建起享誉海内外的优秀民族品牌,以期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可持续性发展,在提高苗族银饰销售量的同时实现黔东南地区少数民族的乡村振兴。
社会学家费孝通在概括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格局时这样论述到:“它的主流是由许许多多分散存在的民族单位,经过接触、混杂、联结与融合,同时也有分裂和消灭,形成一个你来我去、我去你来而又各具个性的多元一体”[2]。因此,黔东南苗族银饰不单纯只是一个民族专有的艺术形态,它应该被推广开来,不能局限于地方的文旅开发之中,成为表演化、仪式化的个体。位于贵州苗族聚居区的朗德上寨,随着90 年代后经济的逐渐开放,当地已成为黔东南著名的少数民族旅游文化景点。每当节假日的到来,当地人就会身着苗族的特色服装、银饰,早早地等待着游客,进行一波又一波的仪式表演。随着从业人员的消失、技艺的表演化、仪式化,很多苗族村落都在自我圈养的文化身份中生长着。由于没博物馆的精心保护以及现代人审美需求的转变,失去了民间传统文化支持的苗族银饰很难再做到工艺和纹样上的创新。同时又由于过度的商业化,面对着外来游客的大量涌入,大多数银匠只对传统纹样题材进行简单地复制,从而加快苗族银饰的制作进度,但这就使得银饰丧失了黔东南苗族文化的深厚底蕴与文化个性,由此也失去了在特定节日时佩戴的仪式与神圣感[3]。
至今,在大多数的黔东南少数民族聚居区,如雷山县、台江县等地的著名银匠村,银饰的生产模式依然是以传统的自发性家庭散户加工为主。资本难以集中,银饰生产不易形成较大的规模,很多苗族银饰的制作工坊难以树立起自己的品牌,银饰设计呈现出创新乏力。银匠之间缺乏技艺的交流,造成很多银饰图案与相关的制作工序在师徒的代际之间传播。除此之外,不同的银饰加工作坊“各自为政”,欠缺有效的统一管理,产生了许多无序的竞争,这不仅导致了银饰市场的混乱,也损坏了苗族银饰的市场形象。这样的个体化的被动经营生产模式很难与大规模的现代银饰制作产业相竞争,由此阻碍了黔东南苗族银饰的传播与发展。
苗族银饰的品牌缺失让当地传统的银饰制作只能借壳于国内其他的首饰品牌进行销售,从而使得银饰经营而来的利润大量流失;此外缺乏独立的品牌形象也导致产品的附加值降低,年轻一代的银匠没有动力花费更多时间去提高银饰的制作流程与工艺,使得银饰的技术逐渐退化[4]。宏碁集团创办人施振荣曾提出著名的“微笑曲线”理论,微笑曲线最低的部分便是加工与组装制造,而翘起的两端,一段是研发、设计与原料采购,另一端则是品牌营销与销售经营渠道管理。处在价值链底端的黔东南苗族银饰既没有令人出彩的品牌视觉形象设计,也没有完善的品牌营销与媒体推广的规划。在现代社会“野蛮生长”环境下的黔东南苗族银饰在迅猛的发展中如果无法建立起良好的品牌形象,缺乏对年轻人的关注,没有自己独立的品牌特色与定位,苗族银饰必然会在激烈的首饰市场中丧失竞争力[5]。
传统苗族银饰的制作的步骤非常繁杂,一件普通的苗族银饰要经过熔炼、锻打、制模、拉丝等十多道程序才能被制作出来,且手艺的传承方式依然延续着传统的“师徒制”的模式。例如,位于黔东南雷山县的银饰制作工坊里,技艺大多分布在在杨氏、穆氏、李氏等几个宗族间世代传承,且传男不传女,封闭式的传承机制让银饰设计创新变成了一件不可能的事[6]。随着电动拉丝机、银片成型器等机械加工工具的出现,纯手工制作的苗族银饰逐渐被淘汰,许多技艺精湛、能独立完成整套苗族银饰的老艺人也慢慢变得少,传承出现断代,传统银饰的形制和经典纹饰也将随之消失,这些都不利于苗族银饰的传承与创新。此外,由于过度追求更高的商业利润,机械加工制作的银饰在工艺的细腻程度上很难达到手工制作应有的水平,原本精巧秀丽的银饰变得粗制滥造,工艺质量严重退化。批量生产和手工制作的矛盾冲突不断加剧,年轻人也不愿意花费时间与精力去了解并掌握银饰制作的技艺,导致了银匠整体审美修养水平的降低,创新乏力。返回搜狐,查看更加多